两年前,在「芒果季风」剧场初创之时,1号在芒果TV影视剧制作团队身上
两年前,在「芒果季风」剧场初创之时,1号在芒果TV影视剧制作团队身上发现了一股浓厚的「英雄主义」特质,用「孤勇者」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
而在今天,1号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日前,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上,芒果TV举办了文学影视双向赋能高峰论坛之「新芒影视文学计划」发布会。1号再与芒果TV副总编辑、影视中心总经理,芒果影视总经理唐藩对话后觉得,在「孤勇者」气质之外,芒果TV影视剧制作团队更像是一个专注于洞悉内容规律并尝试引领内容潮流的「组局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中国影视的未来,需要的不仅是「孤勇」,更是一个有着一腔热血的「组局人」连接无数的「孤勇」,将其转化为「群勇」。
从撬动精品内容供给侧,到构建创作共同体
「新芒」变了。
2023年「新芒影视文学计划」在原「新芒IP计划」基础上做了升级,从单一的文学范畴扩充到影视、文学范畴,从侧重小说征集到囊括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剧本等多个品类。
其实,文学被芒果TV赋予更大的关切和期待,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始于2021年的试水。
正是在这一年,中国作协与湖南广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期促使文学界和影视界密切联动,双向赋能。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芒果TV促成一系列文学作品推动影视化改编,促成了一些青年作家和影视制作团队捉对合作,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联合举办「新芒IP计划」征文大赛,承办了《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等等。
就在上个月底,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还走进马栏山,举办「文学与影视融合发展」座谈会,受邀作家们与湖南广电等湖南省文化产业从业者一同探讨如何推动文学与影视更好双向赋能、共同发展。
这些活动不仅为文学与影视的融合创造了新的空间,也通过对文学这个内容源头的重视,向外界释放了芒果TV对精品内容有着极大渴求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芒果TV认识到,在当下的内容市场,一方面影视无法离开文学,文学对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言,已经渐渐成了一种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文学也离不开影视。文学也可以借助影视化的方式,让文学自身变得更加大众化,获得更广阔的传播。
因此,对彼此的强烈的需求,催生了全新的「新芒影视文学计划」。这同样意味着,芒果TV对文学影视双向赋能的布局进入到第二阶段:体系化制度建立阶段。
具体来看,在「新芒影视文学计划」的未来规划里,有三个「百」令人瞩目。
首先是推出「百堂课程」。芒果TV将邀请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创作者公开授课,探讨文学和影视的融合发展问题,启发创作者提高文学与影视创作的能力;
其次是组织「百场沙龙」。芒果TV将邀请文学界和影视界作者、编剧、导演、策划、制片人参加,碰撞故事创意,探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孵化影视剧项目由芒果进行投资开发。
最后是发起「百万征稿」,将一年一度面向所有作者的小说征集活动,拓展为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剧本征集。中国作协和芒果TV共同拟定了四个题材方向:时代旋律、历史人文、现实生活、悬疑剧情。芒果TV会设置多个奖项,对于优秀作品除了采购影视化改编权外还将额外给予百万奖励。
可见,从「IP」变成「文学」,这两个字的改变,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从原有的IP改编转变为更加推崇文学改编。其实,它恰恰体现出了芒果TV独特的双向赋能思路:
在目标上,芒果TV致力于通过切入影视化的源头,辅之以机制化的手段,来解决精品内容的供给侧问题。唐藩表示,影视剧更偏向于集体创作,而文学更偏向于个人创作,因此,芒果TV在摸索文学如何进行恰当的影视化改编时,秉持着「从内容出发」的准绳并衍生出两个标准:「一是本身是否具备大众的传播性,二是人物与故事是否具备当下性,即它是否具备与当下社会的情绪契合度。这决定了文学文本内容能否击中广大受众的情绪状态与心理」。
在理念上,芒果TV并不仅仅将文学和影视视为两种内容类型,而是将文学与影视视为一种能力、思维方式与方法论。正是基于良性的理念碰撞,才使得一个建构「文学-影视创作共同体」成为了可能。这个共同体的形成,能够扩大两者融合的可能边界,一定程度上避免创作囿于圈层自嗨。「内容想要破圈,先让创作者走出既定的圈子。」
而在价值上,芒果TV追求的不仅是双向赋能带来的内容价值,以及构筑「文学-影视创作共同体」所带来的行业价值,它还尤其强调文学影视共生共荣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如同唐藩所说:「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场域,一个思考的场域、专注的场域、也是创作的场域。我们深感在科技发展、信息爆炸带来的便利之下,大家习惯于搜索,而不是思考;我们一边被排山倒海的短视频轰炸所填满,一边又陷入到未来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恐慌。作为影视和文学从业者,作为时代的思考者和记录者,我们应该专注什么,引导和传递什么」。
这就让双向赋能带来的影响,转化为在整个社会层面掀起对文学的关注与热爱。由此,文学不仅是芒果TV撬动平台内容精品化的一个新引擎,更是为芒果TV引领大众文化、提升大众审美注入了新动能。
定义芒系风格的关键词
在「新芒影视文学计划」发布会上,唐藩在谈及对「新芒影视文学计划」的期望时,提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述——
「芒而不茫」。
所谓「芒」,是要通过文学与影视的双向赋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具备辨识度的芒果风格;所谓「不茫」,则是提供确定性,不论是文学创作者、影视内容生产者还是芒果TV本身,大家都能在一个更良好的互动场域里理解彼此并锚定目标,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其实,在1号看来,「芒而不茫」某种意义上也能够准确地概括当下芒果TV影视剧制作团队对于芒系内容风格的探索状态。在与唐藩的对话里,1号隐约感知到定义芒系风格的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呵护。
唐藩举了导演李漠的例子:「在《我在他乡挺好的》拍完之后,其实有很多公司找他寻求合作,但是最后为什么李漠选择成为芒果的签约导演,其实还是彼此创作理念一致,并且相信我们能够在创作的细节上去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并保护他」。
另一个代表性案例则是导演张挺,他先后与芒果有过《大明风华》《天下长河》两部作品的合作,《江河日上》将是双方的第三次携手。正是平台对创作者的尊重与呵护,才使得双方能够建立更加「长情」的联系。
并且,唐藩强调,芒果TV对于人才的尊重,并不局限在影视内容生产这个单一的领域,而是处于不断扩展的状态。「我们每个项目,都会尝试去找到唯一的、创作的引擎,他或许是导演、制片人、编剧,也可能是作者或策划」。因此,这种呵护,是芒果TV希望能在内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所以,呵护指向的是形成一种更加融洽、更加具有创新内生能力的「创作者-平台」关系模式,它让单个创作者在面对平台所搭建的影视内容生产体系时,不再感到茫然。
第二个关键词,是兼容。
不论是芒果TV影视剧制作团队出品的剧集,还是「芒果季风」剧场,对比其他的平台,它们最大的一个优势与基座便是背靠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但如何利用双平台的势能,在制播层面产生1+1>2的效果,这也是唐藩和她的团队面临的最大课题,「这几年我们有过不少成功和失败的尝试,现在依然还在探索中,关键依然在于怎么实现最大化的兼容」。最近刚刚获得三项白玉兰奖提名的《我在他乡挺好的》就是一个成功实现兼容的案例。年轻人在都市的打拼与漂泊不仅引发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勾起了大屏主力收视受众对当代年轻人生存境遇的好奇,因此,对年轻群体生存状态的刻画,引发了一场朝着全龄维度迈进的传播辐射。
而在未来,芒果TV影视剧制作团队会更加依据内容本身的调性来做出不同的尝试,不论这个题材是以大屏作为原发点,还是以网络端作为原发点,芒果TV影视剧制作团队都将致力于去寻找到兼容二者的中间地带。
因此,兼容指向的是一种更加适配双平台战略的制播形态,它是双平台在面对内容与剧场发展策略时的不茫然。
第三个关键词,是精品化。
以追求「好故事」「好内容」为核心的精品化将是芒果TV在当下与未来毫不动摇的战略选择。唐藩尤其强调,精品化不完全等同于头部化。芒果TV思考的精品化,并不是简单地用头部、中腰部来进行衡量取舍。实际上,不论是头部内容还是中腰部内容,都应该保持创新势能,朝着精品化的方向不断革新。
所以,精品化指向一种更平衡、更健康的平台影视内容发展路径,它是平台内容创新理念层面的不茫然。
最后一个关键词,则是长期主义。
唐藩坦言:「芒果的优势并不是地域的优势,也不是投入的优势,而是我们逐渐形成一套自成一派的创作方法论,与志同道合者一道去投入创作」。在1号看来,「芒果优势」其实质是一种以长期主义建构的体系化的力量。这种体系化力量能够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从而让更多怀揣理想主义的创作者们专注于自我实现,用一部又一部滚烫、真诚、有底蕴和情怀的作品来形成具有辨识度的芒果风格。
在影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样的长期主义宣言亦是为行业传递更加积极的信号,注入更多的信心。
1号结语
曾几何时,文学与影视的水乳交融,为国内影视行业创造了众多跨越时代的精品。从最早的《四大名著》系列开始,在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期,文学成了供养影视精品内容的源头活水。
而随着「新芒影视文学计划」的推出,1号认为,是时候让中国影视开启新一轮文学化浪潮了。
愿这股来自文学的风,刮得更加猛烈。
也愿这片广阔的梦田,汇聚更多的理想主义者共耘。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