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泽达、*ST紫晶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科创板进入“退市常态化”新阶段-要闻速递

大众证券报   2023-06-03 05:51:49

(原标题:*ST泽达、*ST紫晶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科创板进入“退市常态化”新阶段)

科创板首批退市公司诞生。本次两家科创板公司退市,正式标志着科创板同样开始进入到退市常态化阶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创板首批退市公司诞生

5月31日晚间,*ST紫晶、*ST泽达相继发布公告,根据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存在欺诈发行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值得注意的是,*ST紫晶、*ST泽达为科创板自2019年7月开市以来首批退市的股票。

*ST紫晶此前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公司上市前通过开展虚假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2017年~2019年上半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22亿元,虚增利润0.86亿元。公司还存在隐瞒违规对外担保行为,公司实控人构成欺诈发行。

上市后,*ST紫晶继续粉饰公司财报,公司2019年年报、2020年年报分别虚增营业收入2.71亿元、3.28亿元,虚增利润1.45亿元、1.69亿元,占当期报告记载的利润总额绝对值的94.55%、150.21%。

与*ST紫晶类似,*ST泽达此前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公司在上市前通过签订虚假合同、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2016年~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2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同时未按规定如实披露关联交易、股权代持等行为。

上市后,*ST泽达2020年年报、2021年年报分别虚构营业收入1.52亿元、0.71亿元,虚构利润0.82亿元、0.27亿元,占当期报告记载的利润总额绝对值的88.97%、56.23%。

两家公司在去年收到立案告知书后,股价开始下跌,普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根据公司披露定期报告显示,*ST紫晶截至去年9月末共有1.24万户股东,*ST泽达共有6538户股东。

实现科创板投资价值提升

自2020年底“退市新规”发布实施以来,随着退市机制多元化,国内上市公司退市也加速常态化。2021年以来已有7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问题被强制退市,接近2021年前我国股市30年历史退市上市公司数量总和(共计91家)。

“本次两家科创板公司退市,正式标志着科创板同样进入到退市常态化阶段。本次清退,是对于监管层前期行动规划的稳步落实。”兴业证券策略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分析认为,“开启‘退市常态化’,有助于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加快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上市公司质量是支撑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柱和基石,是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微观基础。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因此成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作为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在出口端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将有助于科创板加快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2022年11月,证监会发布《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将“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列为工作重点,要求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此后,2022年12月上交所又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严格退市监管,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高级策略分析师黄子函认为,短期来看,科创板首批退市股票对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有限。“一方面,两家退市公司前期预期已经比较明确;另一方面,据从公告中筛选的情况,目前科创板除两家退市公司以外,一共仅66家公司在2022年以来曾被违规处罚,数量占比仅13%,预计对于板块以及大盘的风险偏好影响有限。”

此外,张启尧还指出,强化科创板企业退市监管,系统性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成本,也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于科创板披露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信心,真正实现科创板投资价值的提升。“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资本市场投资、交易的基石之一。本次被强制退市的两家上市公司,原因皆在于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本次科创板公司强制清退,一方面反映了监管部门从严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立场与决心;另一方面,近年来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占比逐年提升,而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与财务信息是其进行价值判断与投资决策的基础所在,引导上市公司合法合规披露信息,有利于长期资金进入形成正循环,推动科创板市场长期向好发展。” 记者 刘扬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