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则治理优,治理优则基层安。近年来,四川阆中市深入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推动组织触角向小区治理一线延伸,探索出
党建强则治理优,治理优则基层安。近年来,四川阆中市深入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推动组织触角向小区治理一线延伸,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路径。
“自转”变“公转”,绘就协同发展“同心圆”
深化联动联治。建立市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四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市委、街道、社区各1名分管负责人推进工作。县级层面,定期组织住建、综执、市监等21个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研究解决重大难点问题;街道层面,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资源,推动组织联建、阵地联用、信息联享、事务联议、活动联办;社区层面,成立“红色管家”队伍40个,引导1万余名在职党员、居民代表、志愿服务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小区治理;小区层面,探索推行小区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共治”模式,吸纳1300余名在职党员、辖区居民党员担任“三长”,全力推动“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资料图片)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红色物业党建矩阵”,由县级分管领导任组长,21个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轮值副组长,推动部门(单位)从“被动工作”到“主动作为”。建立健全“需求、服务、问题”3项清单,完善“组织共建、要事共商、服务共抓、资源共享”4项机制,依托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召开全省文旅大会等工作,推动街道社区和108个市级部门(单位)开展“契约化”共建,有效实现人员共用、资源共享、问题共处、结果共评的治理新路径。
扩大服务半径。在南街社区、内东街社区、书院街社区3个社区深入开展“五社联动”工作,创新建立“睦邻服务中心”平台,引导热心公益、有专业技能的居民、商户、志愿者,组建健康卫生、未成年关爱、家政陪护、管网疏通、家电维修5支专业服务队;探索引导3家公益组织入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空巢和孤寡老人提供用餐送餐、棋牌娱乐、健康咨询等服务。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居家养老、生活娱乐等多元化服务,累计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近1200余件。
“独唱”变“合奏”,唱响为民服务“好声音”
注入“红色基因”。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物业行业综合党委,通过单独组建、物业协会统建、派驻党建指导员等多种形式,组建成立10个物业企业党组织,指导创建“阆苑之家·红色物业”党建品牌,切实筑牢红色堡垒。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138名物业企业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推动党建引领和小区治理同频共振,着力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集结“红色力量”。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四有”标准,列出书记人选正负“两张清单”,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坚持小区党支部委员与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双向培养、交叉任职”,实现人力、物力的有效融合、优势互补。号召全市在职党员与居住小区签订“履职承诺书”,大力开展“三亮三服务”行动,主动认领物业监督、装修改造、安全保卫等4大类30余项小区居民需求清单。
发挥“红色引领”。根据商住小区、老旧小区、还房小区等不同特点,科学设置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服务质量等“星级物业企业”4项评选标准;合理划分政策宣讲、环境治理、安全监督、综合服务等5类岗位,号召在职党员回小区带头履行政策法规宣讲员、社区发展参谋员、文明创建示范员等“六大员”职责,有效发挥“一人带一家、一户带一片”的示范效应。
“自建”变“共建”,织密基层治理“经纬网”
建立“管家”体系。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在全市各小区成立249个基层党支部,将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引导党员在小区治理中亮身份、做表率,健全小区议事规则和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加强居民委员会、物业企业党组织、业委会(自管委)建设,激活小区治理内生动力,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健全“管家”机制。按照“制定方案、发布公告、组织协商、结果运用、反馈公示”的“五步议事法”,由社区党委牵头,每月分片召集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自管委)和党员、居民代表等“社区管家”集中议事,依托居民说事会、楼栋板凳会等平台,妥善解决基础设施、便民服务、安全管理、物业服务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500余件,推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凝聚“管家”合力。全方位加强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优化设置民情走访、政策宣传、平安建设等4类功能性“红色网格”,整合驻地单位、“双报到”党员、社区干部等“社区管家”力量,在40个城市社区设置专职网格员(长)283名,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实现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陈治名、李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