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当妈妈,但我不敢说”:她一句话冲上热搜,刺痛千万女性,怀孕,女儿,家务,怀胎十月,大龄剩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十点读书”,享受美好生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5日晚上8:00
资深国际教育专家
15年英语教育领航人唐宁老师
分享《宝藏单词营—轻松拯救你的单词量》
最近,网上火了一篇帖子。
“妈妈也想读完一本书啊,可是……”
离家很久的女儿,再次回到家里,却被爸爸的一句话惊到了:
“没有涵养的无知大妈,连一本书都没能好好读完。”
语气并不像开玩笑。
当妈妈说想买个电子书阅读器时,爸爸再次呛声:
“反正书买了也不读,还浪费什么钱。”
然后继续“补刀”:
“上次买的书没看完吧?
买了也不看,为什么要买。
你什么时候读书?”
更为讽刺的是,这段对话发生时,爸爸正半躺在客厅看书,而妈妈却在厨房忙着煎南瓜饼子。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鄙视读书的爸爸。”
妈妈为什么没时间看完一本书,爸爸难道心里没数吗?
平时需要上班,忙碌的工作本已令人身心俱疲;
好不容易到周末,还有忙不完的家务等着她。
买菜备菜、做饭洗碗、晾衣服、熨衣服、打扫房间、垃圾分类……
换季时还要整理被褥和衣服。
等到一天的家务做完之后,终于有点自己的时间可以看书了,可是:
“怎么就到了要睡觉的时间呢?
浑身怎么那么酸痛呢?
怎么就那么困呢?”
我们总是会习惯性地忽略一些现象:
客厅的地板不会自己变得锃亮;
脏衣服不会自己变得整洁、平整;
食物不会自己烹熟,碗筷不会自动变干净;
马桶一直都没有水垢,垃圾桶永远不会溢出……
爸爸回到干净的家,心情总是很舒畅;
吃进嘴里的食物,总是很美味。
然后,下意识地说出“你妈妈是个没有内涵的无知大妈”。
很理所当然。
可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要知道,我妈妈也曾是一名文艺少女,学生时代,她在写作大赛得过无数奖状。
少女时代,她也会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捧起已经磨边的《飘》品读。”
但是成为妻子、母亲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时间做自己之前喜欢的事情了。
这些爸爸明明都知道。
他不应该假装看不到。
更不应该反过来,指责那个一直在付出、辛苦的妈妈。
“妈妈”这个称谓,通常被冠以“伟大”歌颂。
但这背后,往往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网上曾经有个调研:有后悔成为母亲的人吗?
回答出奇得一致:
后悔。
“我失去了自我。得知怀孕之后,我失去了努力了很久将到得到的最想要的offer。每天的生活不是在喂奶,就是哄孩子。我被全世界要求以母亲的身份存在,除了我自己。”
“孩子半夜哭怪你,孩子生病了怪你,家务没收拾怪你,身材走样了怪你,财米油盐没了也怪你。”
“我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后悔成为母亲。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有了一个365天全年无休的工作。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有次下班后,不想回家,就在楼下小区公园放空了2小时。这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让我感受到久违的自由和宁静。”
为什么这么多的女性,成为妻子、母亲后会后悔?
是因为她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不是的。
她们当然爱自己的孩子,也欣喜成为母亲蜕变的过程。
只是不堪负重整个社会赋予“母亲”这个角色的重量。
身为母亲的女性,
当工作和家庭无法平衡的时候,大多数情况她们要放弃自己的工作;
她们被要求是无所不能的妈妈,也被要求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妻子;
已婚未育,她们很可能会被单位严格评估;
已婚已育,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她们只能选择低薪的工作。
“妈妈”这个词汇背后,往往意味着妥协、退让和奉献。
她们的痛苦,无人倾听;
她们的委屈,无人知晓;
他们赋予这个角色无所不能的神力,却不知道妈妈也会累,也会承受不住,也会后悔成为妈妈。
妈妈的真实情绪和需要,不应该被扼杀在伟大的“褒奖”里,应该被正视在合理的对待里。
每次写“女性之苦”,总会听见这样一种声音:
现在的女性真矫情,以前的女性付出再多都没有这么多怨言。
但从来如此,便对吗?
女性是不能吃苦吗?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们是最能忍受痛苦的一种生物。
身为人母,首先要经历怀胎十月、分娩生子的痛苦。
这种人类所知的顶级痛苦,是对凡人肉身的极限考验。
作为人妻,如果选择出外工作,就要被要求工作和家庭两者兼顾;
如果选择回归家庭,就有可能面临手心向上、遭人厌弃的风险。
与此同时,男性却鲜少会遭受如此多的严苛要求。
这不是性别对立,而是客观事实。
女性处境的不公正应该被看到、被了解,而不是假装看不到她们的痛苦,并认为她们的付出理所应当。
只有被看到,才可能共情和理解;
只有被尊重,女性的处境才有所改变。
网友@熙熙 讲了自己的婚姻故事。
她说:“婚前,我对婚姻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但是很庆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男人。”
生孩子的时候,老公两天两夜没合眼。
全程陪护,细致入微地伺候老婆一直到孩子出生。
老婆坐月子期间,他特地请了半个月假,天天研究合口味的饭菜,为了给老婆补充营养。
直到熙熙身体恢复了一些,他才去上班。
小孩两岁之前,熙熙一直在家做全职主妇。
每次下班回到家,老公都会跟她一起分担家务。
并且经常鼓励她,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帮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熙熙说:
“生孩子的时候,她顺产生不出来。
疼到差点昏过去,老公在旁边看着妻子痛苦的样子,忍不住哭了起来。”
老公平时很坚强,那是她第一次见到他哭。
他说:“早知道生孩子这么辛苦,我一定不让你生了。”
听到这句话,熙熙觉得老公是真的心疼自己的。
只有真正心疼一个人时,才会共情到他的痛苦。
往后的日子,带孩子虽然依旧很累,但老公的理解让她觉得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是值得的。
人生哪有不辛苦的,但有人理解、有人分担,就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成为母亲之后,有人理解和分担,是一种幸运。
如果没有人理解怎么办?
身为女性,我们其实拥有掌控自己命运的力量。
社会期待中的“母职”身份,要求女性做完美的母亲,
本身就是一种对女性的禁锢。
当你不接受这种规训,重视自己的感受,你会发现:
其实,你可以不那么完美。
电视剧《摇滚狂花》中,姚晨就饰演的彭莱,就是一个没那么完美的母亲。
首先,她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温柔贤淑的母亲形象。
彭莱原本是一名摇滚乐手,经常留着蓬松的长发,画着夸张的烟熏妆,像一个叛逆的中年少女。
在跟女儿的相处过程中,她没有过度付出和牺牲的一面。
用她自己的话就是:
“就算天崩地裂,我也还会是原来的彭莱。”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看上去不负责的母亲,却在一件事上征服了女儿的心。
当女儿白天为了试探她,假意说自己怀孕。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彭莱,并没有愤怒责骂。
而是理性冷静地帮女儿处理问题。
先是暴揍了女儿的男友,替她出了一口恶气;
然后坚定表达了尊重女儿“留下这个孩子”的决定。
连白天都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全程没有指责,坚定地站在她的一边。
而且,她的支持不是说说而已,她开始打工存钱,为养育这个孩子做准备。
你看,在这对母女关系中,彭莱并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付出型”母亲。
她当然爱自己的女儿,但她更爱自己。
这样的母亲形象,没有为家庭受尽委屈的苦大仇深,也没有“我为你付出全部”的道德绑架。
但她能够尊重女儿的选择,关键时刻,可以站出来支持女儿的决定。
这才最终赢得了女儿的心。
身为女性,首先要是自己,其次才是“妈妈”的身份,你有选择过自己人生的权利。
你可以在吃鱼头还是鱼身时,坦诚自己喜欢吃鱼身;
也可以在休息日的早晨睡个懒觉,缺席全家的早餐;
更可以在家庭和工作的“二选一”中,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
牺牲和付出从不是“妈妈”的专属名词;
“妈妈”的身份,也不该是阻碍女性成为自己的限制。
任何角色,都该是作为丰富人生体验的存在。
妈妈们,也可以坦然追求任何一种自己想要的人生。
就像一首小诗里写的:
“大步往前吧,妈妈。
活得自私一点,也没有关系。
当你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会为这样的你而骄傲。”
点个【在看】,放弃“完美妈妈”的光环,去做任何想成为的自己。
作者 | 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